江苏师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风采展示第六辑!

时间:2015-09-09浏览:889设置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情系邳州”留守儿童圆梦团赴陈楼镇大顾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院党委杨仲迎副书记,团委书记方兵老师,以及圆梦团的16位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目的旨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时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共同为孩子们“筑梦”。

上午9点30分,圆梦团到达邳州市陈楼镇大顾小学,得到了大顾小学卢校长的亲切接待,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随后,卢校长带领圆梦团一行与学校30多名留守儿童见面,每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2-3位儿童,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随后,杨书记和志愿者们给每位儿童发放了暑假礼物——精美的儿童读物、文具和作业本,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拿到心仪的礼物后,非常开心。按照本次活动的要求,每位大学生志愿者与小学生结成帮扶团队,以后每学期要坚持给自己帮扶的小学生写信、打电话,关心他们的成长。最后,杨书记与卢校长共同为“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测绘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第二次来到大顾小学,我们也将长期关心大顾小学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虽然测绘学子给留守儿童带去的只是一份微小帮助,但这份关爱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在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给他们前行的力量和勇气。期待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帮助和呵护贫困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爱之闪光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助力微心愿·接力微奉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5名核心成员不顾酷暑奔走于徐州市各个社区,倾听盲人、聋哑人、残疾人的心声,给予其行动上的帮扶;并开展“今天,我是你的     ”微陪伴活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充当一天的“孙子/孙女”、“哥哥/姐姐”,给予其情感上的帮扶。

微心愿征集,耐心

为扩大受助面,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增加志愿活动实效,志愿者们亲自设计了“微心愿征集卡”,布置了值班室,并通过电台公布帮扶热线,加大宣传。同时下社区、进街道,从空巢老人到留守儿童,从聋哑人士到盲人,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弱势群体,耐心记录每一份心愿,用心搜集、细心整理、精心策划,帮助心愿实现。

微心愿实现,用心

    “我想让哥哥姐姐们教我认字”,这是启聪聋儿语言康复中心轩轩的心愿,他希望能得到哥哥姐姐们的帮助,像正常孩子一样,识字多,成绩好。为帮助轩轩实现心愿,志愿者们找到了“徐州市最美妈妈”、徐州启聪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徐平院长,在其帮助下见到了轩轩,开始实施一对一指导。这个大眼睛、略显羞涩的男孩子跟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指引,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名字,并比对着志愿者的口型,试着将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看着歪歪扭扭的字体、听着咿咿呀呀不清楚的发音,小轩轩十分高兴,而志愿者们心里却酸酸的。

微陪伴兑现,暖心

      在与余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梁主任的交流中,志愿者们注意到了一人独居的刘奶奶。85岁高龄的刘奶奶年老多病无人照料,生活来源全靠捡拾废品,平日也不太与人来往。了解情况后,志愿者们着手策划了“今天,我是您的孙子/孙女”主题活动,并一早敲响了刘奶奶的家门,受到了刘奶奶的热情欢迎。志愿者们一边为刘奶奶梳头、打扫卫生,一边与刘奶奶聊家常。而罗桂花、徐子凯则前往菜市场,购买了新鲜的食材,为刘奶奶准备丰盛的午餐。很少做饭的他们做起饭来略显笨拙,做出的菜也不是十分如意,刘奶奶却很开心,直夸志愿者手艺好!

微奉献接力,温馨

带领盲人“看”风景、陪伴聋人观书展、帮助老人办晚会……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无数个“轩轩”、“刘奶奶”得到了帮助,实现了微小却美好的心愿,露出了明媚的笑容。而这,并不是志愿的完结。据悉,志愿者们将在9月份举办“微心愿认领”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帮扶,延续志愿,接力奉献,传递正能量!



“失独老人与独生子女的别离,拉开了他们与社会间的距离。走近他们,才深知生活背后的痛楚和落寞,我们愿成为纽带,紧系他们,输送关爱与温暖。”这是江苏师范大学法律政治学院“亲情筑家园”守护失独家庭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的近一个月的感受。近日,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在徐州市云龙区莲花街道、户部山街道等多个街道、社区展开关爱失独家庭行动。

传递温暖,小组汇聚阳光

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根据不同家庭失独带来的创伤程度的不同,失独老人的个体特征、情感需求精心设计了小组服务方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利用社工知识,着重关注失独老人的心理治疗、交流互动与快乐增能,陪伴着失独老人从最初的彼此相识,到经历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再到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关系,老人们的孤独感逐渐被驱除,快乐与幸福的感觉一次次涌现。

斯人已去,在者仍需坚强

在个案走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上门与失独老人聊天、倾听老人们的烦恼和日常生活的琐事、趣事,帮助他们释放压抑的情绪,鼓励老人们相互支持。期间,志愿者们了解到有不少老人家住老小区,门户相对,邻里相助交流更频繁。同时在小区楼下有不少老年人也乐于聚集在一起聊天、娱乐、相互交流,于是鼓励老人们走出家门,与“老朋友”多联系,与新朋友多相交,使他们能够借助同伴们的力量走出精神低谷。

青年正行动,亲情驻家园

守护失独家庭的时间转瞬即逝。在一次次的服务中,志愿者们与老人同乐,为失去子女的老人搭建了一个个温馨又充满活力的交流平台。与老人相伴的日子成为了志愿者们最暖心的回忆,老人们久违的笑容留在了志愿者们的心中。青春路正长,志愿者们渐渐体会到奉献的情怀之所在,收获感恩,并将此化为动力,维系着与失独老人之间的感情,佑护着彼此的安康。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Copyright © 2015 共青团江苏师范大学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后台管理系统